9220人01
老伴得了阿尔兹海默?
出了一天门诊,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位着急住院的阿姨,要求我快点把老伴收入院,让她清静清静。但我只能拒绝了她的要求。
阿姨是陪着66岁的老伴儿来门诊就医的,原来阿姨的老伴儿王大爷一个星期前突然变得“絮絮叨叨”,整天自言自语,说一些有的没的,还非常挑剔,总是找阿姨的错误,晚上王大爷几乎没怎么睡觉,而且还不让阿姨睡觉,动不动就看着阿姨,说阿姨总偷他东西。这两天反应越来越迟钝,甚至还差点走丢,被民警同志送回了家。阿姨觉得越来越看不住王大爷,甚至自己也熬的不行,就所幸打算将王大爷送进精神专科医院去治疗,自己也好清静清静。
在阿姨看来,一个星期时间“性情大变”的老伴儿一定是得了传说中的“精神病”,当然要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疗。但在了解了大爷的既往病史,和最近一段时间的基本情况后,我并不认可阿姨的这个判断,拒绝了阿姨送老伴儿住院的要求。

苏大强让大家都认识了“阿尔兹海默”
原来,王大爷在去年曾有过一次突发“脑梗塞”,并在发病后出现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记忆力明显减退,烦躁焦虑等等一系列的表现。但随着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这些症状都完全消失了,甚至康复后的王大爷还担负着骑自行车接送小孙子上幼儿园的重任。而这次在一周前出现症状表现之前,王大爷完全没有任何反常的表现,仍然在坚持接送孙子。所以,在排除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之前,并不适合用其它精神障碍的诊断去考虑王大爷所患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两种老年认知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但两者的病因是完全不同的,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治疗方法也就完全不同了。
02
血管性痴呆 VS. 阿尔兹海默
我们说的血管性痴呆,是一种以脑卒中为代表的脑血管性疾病,除了会引起运动、感觉、视觉或吞咽障碍外,还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淡漠、失眠、疲劳、意志力缺乏、人格改变、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执行力下降等等一系列负面表现。
而上述这些症状表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组织缺血、出血或地址环路损害。如果治疗的及时,有效,那么上述症状表现完全是可逆的。
而且由于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功能障碍是继发于脑血管疾病,那么在突发脑血管疾病前是完全正常表现的,就比如王大爷在一周前还能接送小孙子上幼儿园,当然也没有任何异常表现。

再来说一说阿尔茨海默病,这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起病隐匿,最初可以完全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也不会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但这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所以病情一定会越来越严重。
从表现上还说,阿尔茨海默病的潜伏期可能会明显长于血管性痴呆,不太可能像王大爷这样,一周前还能接送小孙子上幼儿园,一周后身边已经离不开人照顾的程度。
我们都知道,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早期的主要表现是近事记忆力减退,就是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出现记忆力减退。但其实这种近事记忆力减退在疾病早期对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影响并不大,远远不到需要就医的程度。只有发展到疾病的中晚期,才会严重到记忆力,甚至整个认知功能的全面退化,进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功能。
所以,通过了解王大爷的既往病史和发病前后的表现,实在无法认同关于阿姨认为大爷是精神病,需要住精神病院治疗的判断。我也给阿姨讲述了为什么考虑王大爷是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更大,并建议阿姨带其到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进一步诊治。
03
血管性认知障碍
说起老年期的认知功能障碍(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通常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阿尔茨海默病,因为其发病率一直在逐年增长,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已经成为了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
但并非所有的老年期认知障碍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我们今天说到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就是除外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大病因。其中血管性痴呆占到了所以痴呆病因的12%~20%,同样是无法忽略的老年痴呆病因。甚至一些患者的痴呆症状,是在脑血管疾病发病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的。其中,血管性痴呆在脑卒中后1年内发病的约为33%,在5年内的综合发病率也还有31%。
与阿尔茨海默病最大的区别是,血管性痴呆的病因明确,为脑血管性疾病导致,所以从病因入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也因为我们的神经存在可塑性,所以血管性痴呆是完全可逆的,可以被治愈,而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痴呆一般是不可逆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阿姨应该带王大爷到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诊治,因为及时有效的治疗王大爷可能存在的脑血管病变,是可以改善甚至完全治愈大爷的痴呆症状的。
那么血管性痴呆有哪些危险因素呢?我们知道脑卒中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所以可能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可以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l 高龄
l 高血压
l 糖尿病
l 总胆固醇水平升高
l 体力活动降低
l 低体重指数或高体重指数
l 吸烟
l 冠状动脉疾病
l 心房颤动
所以,控制好上面这些危险因素,当然也会尽量远离血管性痴呆。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对危险度是非抑郁症患者的1.91倍。甚至脑卒中后严重抑郁可导致抑郁性痴呆,而有效地治疗和改善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可以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阿姨并不认可我的判断,理由是她认为王大爷最近的脑血管很好,没有问题,当我要求阿姨带大爷拍个CT排除脑血管疾病的时候,阿姨又说“脑CT也是好的”,但上一次拍脑CT还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
我们确实没必要频繁做脑CT这样的检查,但4个月前的脑CT一定是不能显示4个月后的脑血管程度。如果可以,像王大爷这样的高危人群,每3个月可以复查一次头部CT,或者在出现症状的时候应该去复查头部CT,毕竟也不是很麻烦。
参考文献
1.陆林.于欣.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
2.Hassing LB, Johansson B, Nilsson SE,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i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ementia, but not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 oldest old. Int Psychogeriatr 2002; 14:239.
3.Reitz C, Tang MX, Luchsinger J, Mayeux R. Relation of plasma lipids to Alzheimer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Arch Neurol 2004; 61:705.
4.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扫码关注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