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导航 | 陈良梅主任:孩子不肯上学怎么办

到了该去幼儿园的年纪,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大吵大闹,回家精神也很差,还做噩梦,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不一定就是不听话,也可能是分离性焦虑障碍。


孩子出生后,一直与照料ta的人一起生活,第一次去幼儿园,意味着初次与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祖父母)分离。


对环境、老师及幼儿园的生活感到陌生,会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表现出当他们和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熟悉环境后这种焦虑可以自行缓解,这是正常儿童分离焦虑的反应。


这种“分离性焦虑“每个孩子几乎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反而,当幼儿对离别的恐惧持续时间超过4周,并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就要考虑分离性焦虑障碍。


孩子严重焦虑不安,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听听擅长治疗儿童精神障碍的陈良梅主任,讲讲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是什么?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是指儿童与亲人、尤其是父母离别时产生的严重焦虑反应。


幼儿常表现为与主要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分离时,大哭不止,抓住亲人不放,拒绝分开,一旦分离后家人很难把他送进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会静坐少语,不与其他孩子交往,拒绝吃饭,甚至呕吐,严重者哭闹一整天,不与其他孩子交往。


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一般幼儿初上幼儿园的适应时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发展。有些孩子甚至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如何应对儿童分离性焦虑?

1、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


当孩子要上幼儿园时,家长需要提前告诉孩子,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让他对幼儿园生活有所期待。


首先,家长可以告诉孩子: 你长大了, 上幼儿园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而自豪。


其次,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观看幼儿园的活动,告诉他,里面有很多小朋友,各种玩具,还学到很多新本领,讲一些幼儿园的趣事,引导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产生兴趣。


同时,带领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丰富孩子的人际交往体验,为过集体生活作准备。


还要注意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心中的想法,避免因语言障碍表述困难影响人园后的生活。


2、面对分离时,要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期


与孩子分离时,告诉孩子:“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让孩子感到妈妈并没有扔下他不管。如果孩子无法与父母分离,家长可与老师协作,但要态度坚定地离开。同时给孩子肯定和鼓励。


多鼓励孩子,告诉ta:“今天老师说你进步了,真棒”; “你真厉害,奖励五角星了”,以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


对于一些过分依赖、任性的孩子,常常会以哭闹的方式来引起家人的注意,家长可以采取不予理会、不予注意的方法,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不会被强化,慢慢地就会渐趋减弱以致消失。如果孩子的焦虑表现较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建议到专业机构就诊。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服、吃饭、上厕所,让他们学会收拾自己的物品,整理玩具等。当孩子自理时碰到困难,父母有时怕麻烦,往往会直接代替孩子去做了,这就剥夺了孩子学着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导致他对自己做事渐渐失去兴趣。只有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入园后才会减少新环境带来的困难,使孩子更快地适应新生活。


4、调整父母自身的焦虑情绪


父母的焦虑情绪和态度对孩子有暗示作用,因此父母需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离开家长哭闹时,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责备,避免使用消极性的言语去批评孩子,或者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避免对孩子说“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幼儿园里去了”之类的恐吓言语,这样会使孩子觉得去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同时父母也需要减少因不放心孩子而产生的焦虑。

专家介绍

陈良梅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医学二科

主任医师


先后在普通精神科、临床心理科、老年科和儿童科工作,擅长精神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对抑郁症、老年期精神障碍、儿童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核心论文及SCI几十篇,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参与编写精神卫生科普丛书《糊涂的老人》,完成第四军医大学组织的“儿童的康复心理学”英文书籍的翻译。

 陈主任门诊信息 

时间:周三全天

地点: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康复托养楼二楼

如果你也是一位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患者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连线陈主任

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