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妈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助老?

衰老、疾病、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当父母、亲人变老,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关怀和陪伴,从前他们手拉手抚养我们长大,现在轮到我们揽着他们的肩膀给他们保护。

01

电影《妈妈!》剧情梗概

电影展现了一位65岁的女儿与85岁妈妈共同生活的故事。女儿冯济真是一名大学退休教授,性格稳重;母亲则是个优雅的可爱的老太太,在父亲因意外去世后,两个人相依为命,同住数十载。

虽然母亲身体状况不错,但从饮食起居到安全卫生,女儿还是无一巨细地照顾着母亲。她不许母亲爬高、不许母亲亲近流浪猫,甚至有时候会让母亲产生小小的抱怨——“你管太多了!”

两个人的生活就这么在偶尔的拌嘴与母亲的小任性中平静的过着,但有一天,女儿发现自己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突然的疾病打破了母女的平静生活,女儿决定隐瞒母亲,自己一人面对疾病,并带母亲去养老院以得到更好的照顾,但不料母亲通过装病回到家里,最终女儿将自己的病情告知。

△ 电影《妈妈!》剧照

在得知女儿病情之后,乐观的母亲又一次承担起了照顾女儿的责任,和女儿携手共同抵抗阿尔茨海默症。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85岁的妈妈追在女儿身后奔跑,为女儿的名誉动手打人,陪女儿一起淋雨,一桩桩小事将母爱的果敢与无畏展现的淋漓尽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影片的最后,年迈的母亲还是和女儿一起住进了养老院,两个人来到海边散步、跳舞,海洋一望无尽,波涛汹涌……

△ 电影《妈妈!》结局剧照

影片《妈妈!》是国内首部正视阿尔茨海默家庭现状的电影,将镜头对准阿尔茨海默病人群体和老年群体,围绕这对老年母女的日常生活,刻画两位老人直面病痛、衰老等种种挑战,在生命尽头用爱抵抗遗忘,用陪伴与包容相互扶持、彼此成全的动人故事。

阿尔茨海默症是我们熟知的老年期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4%到8%,我国约为3%到7%,女性高于男性。以此推算,我国目前约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0万到80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逐渐上升,至85岁以后,每3~4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患阿尔茨海默病。这些数字都在提示我们,关注阿尔茨海默症以及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刻不容缓。

02

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症

痴呆是一种由大脑病变或损伤导致的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抽象思维、判断、语言等多种功能的减退,可伴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痴呆有很多类型,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痴呆有四种: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额叶性痴呆和由帕金森病引起的痴呆。

△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AD)是包含在老年痴呆之中的一种最常见的“老年痴呆”,占所有老年性痴呆的 50%-70%。它主要有三大临床表现:1、认知障碍;2、行为异常;3、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认知功能减退是该病主要的核心症状。痴呆的分期症状如下:

第一期:早期,遗忘期

1、首发症状为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不能学习和保留新信息;

2、语言能力下降,找不出合适的词汇表达思维内容甚至出现孤立性失语;

3、空间定向不良,易于迷路。

第二期:中期,混乱期

1、完全不能学习和回忆新信息;

2、远期记忆力受损但未完全丧失;

3、注意力不集中;

4、定向力进一步丧失,常去向不明或迷路,并出现失语、失用、 失写、失计算;

5、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如洗漱、梳头、进食、穿衣及大小便等需别人协助。

第三期:晚期,极度痴呆期

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便失禁 ;

2、智能趋于丧失;

3、无自主运动,缄默不语,成为植物人状态,常因吸入性肺炎、 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

4、该期多在发病后的 8~12 年。

03

其他常见老年精神疾病

根据世卫组织的调研,现阶段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有超过20%的老人患有精神或者神经障碍(不包括头痛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中出现的所有残疾(残疾调整生命年)中,有6.6%归咎于神经和精神障碍。除了我们比较熟知的阿尔茨海默症以外,常见的老年期精神疾病还有以下几种:

1.谵妄

老年期谵妄,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谵妄状态或意识模糊,患者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能力及反应能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定向障碍、言语增多、思维不连贯、多伴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同时常伴有感知错觉。很多情况下,患者在恐怖性幻觉的影响下,表现出紧张、兴奋不安、大喊大叫,甚至有攻击性行为。病情呈波动性,夜间较重,白天较轻。起病急,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个别可持续更长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在遭遇突发因素,甚至是很轻微的感冒发热、腹泻、便秘、脱水或手术后都可能导致谵妄。

2.器质性遗忘

引起器质性遗忘的原因一般有酒精中毒、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此类中毒可引发患者脑内颞叶、海马体受损,以及脑部缺氧,引发记忆损伤。

主要症状有记忆能力障碍、时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顺行性或逆行性遗忘。患者的语言功能通常相对完好,也能从事一些简单的活动,但近期和远期记忆显著受损;患者的即时记忆仍可保留,但特别容易遗忘,并且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还可能出现对事物记忆的时间、地点不符的情况。

△器质性遗忘

3.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在临床上,老年抑郁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老年阶段首次发病的抑郁症;另一种情况是在青壮年期就有过抑郁发作,到老年期又再次复发的抑郁症。

不管是属于哪一种,老年抑郁症都有着许多老年期的特点,除了情绪低落、悲观、缺乏积极主动性以外,还表现为自卑感,疑心重重,觉得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反复自我贬低与谴责,认为自己年老了什么都做不好;饮食和睡眠出现相应的影响,尤其是早醒问题;总担心自己是身患重疾,感到全身多处不适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行为。

△ 老年抑郁症

04

老年人易患精神疾病的原因

1.生理易感性

随着年龄增大,各种生理功能也逐渐下降,这种身体上的衰老会使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病痛折磨,加剧负性情绪的产生和精神问题出现。

2.各方面的“丧失”

衰老会使老年人面临心理上的诸多改变和挑战,包括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专业、记忆、智能、健康、容貌,以及配偶在内的各种“丧失”,是影响老年期情绪体验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无法及时处理负性情绪,就很可能成为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导火索。

3.身份转换和孤独感

过去是家里的顶梁柱和经济收入来源,步入老年后变成需要子女照顾的角色;过去在群体中可以满足交往、归属方面的需要,人到老年大部分时间比较空闲,社交圈缩小、子女不在身边。这样的转变难免让人难以适应,进而产生负面情绪。

△ 身份转换

4.角色边缘化和记忆退化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下降的速度并不明显。一些老年人因为觉得自己记忆力退化了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接触新鲜事物,加之当前社会节奏迅速,新兴技术不断出现,也使老年人更容易逐渐边缘化。

5.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

人至老年,随着身体功能逐渐地减退,很多老年人对死亡、疾病有着复杂的态度,有些老人能够理智对待,平和接受;也有一些老人会产生既有绝望又有希望的矛盾心理,容易陷入悲伤抑郁中。

05

我们如何更好地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

常回家看看,多给予关心。作为子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多回家陪伴父母,和老人聊聊天、组织家庭活动,以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对于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就需要社区与近邻共同努力,给予老人关心和爱护,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 回家看看

1.完善保障体系

完善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依,老有可依。精神健康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只有保证老年群体最基本的吃、穿、住、行,才有可能进一步保证心理和精神健康。除了在政策方面的保障,社区也可以经常组织活动,切实帮扶孤寡老人,保障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需要。

2.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健康。老年期疾病常与心脑血管问题息息相关,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素质,降低患病的可能。在精神健康方面,多多参与社交活动与认知活动可以提升社会参与感、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的产生。此外定期体检也是及时发现、排查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 坚持运动

3.积极老龄化

减少老年人负面认知,建设积极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理念过于强调将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来予以保障和保护,现有文化语境和养老制度也在心理暗示和角色设定上反复强调老年人的“衰老与无用”,这反而可能会加重老年人对自身的负面认知,加剧产生负面情绪。

积极老龄化倡导全社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老龄化,让老年人融入社会而不是被保护或被歧视,强调发挥老年人的潜能并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而非负担。

4.文化养老

推进文化养老,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文化养老的老年教育手段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学习的机会,使老年人跟上社会发展潮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并发展自己的老年爱好,培养老年精神兴趣寄托;也可以通过文化养老实现老有所为,老年人运用自身多年积累的珍贵经验与知识,为家庭做支撑,为社会做贡献,参与文化养老并投身于文化养老事业中。

△ 文化养老

06

结语

衰老、疾病、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可能都会有脑袋不灵光、腿脚不灵活的时候。当父母、亲人变老,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关怀和陪伴,从前他们手拉手抚养我们长大,现在轮到我们揽着他们的肩膀给他们保护。

当自己逐渐衰老,我们也要摆平心态。人的一生当中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无论我们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当我们保持豁达、开放、包容的心态,那年龄就不会成为界线,当下就是最好的时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夕阳西下并非只是晚景,霞光亦能映红整片天空。

参考文献

程新峰,刘一笑&葛廷帅.(2020).社会隔离、孤独感对老年精神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人口与发展(01),76-84+96.

方卓文.(2020).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养老的思考.大众文艺(19),225-226.

方建移.(2022).积极老龄化离我们有多远——基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思考与探索.浙江工商大学学报(01),126-136. 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22.01.013.

王建平.变态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71.

转载来源: 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作者:窦天雨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