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酒,睡得久?——酒精助眠的误区解读

真相一:酒精促进入睡,但是睡得差

 

在所有剂量下,酒精都会导致入睡潜伏期缩短,帮助你更快入睡,但是上半场快速入睡后随着酒精的快速代谢,最后引起后半段睡眠中断增加,容易出现睡眠浅及多梦,睡眠质量反而更差了。

酒精属于一类我们叫做“镇静剂”的药物,但镇静并不等于睡眠。根据科学研究显示,这两件事其实是有很大的差异。在镇静的情况下,我们只是关闭脑细胞的放电活动,尤其是大脑皮层中的细胞,而这并不是自然睡眠。事实上在深睡眠中,几十万的神经元们会进行同步活动,一起开,一起关,相当于“洗脑”,有助清除脑脊液循环中的代谢物。但是依靠酒精镇静后的假睡眠,不仅会影响人们白天的状态,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白天疲倦等,还可能对于个体的睡眠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所以说,喝醉可能会让你快速入眠,但却不能改善我们睡眠质量,反而会让我们的睡眠状况下降。


真相二:酒精是“快乐水”,但易成瘾及耐受

 

酒精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影响大脑五种神经递质的分泌,分别是多巴胺(Dopamine)、γ氨基丁酸(GABA)、五羟色胺(Serotonin)、谷氨酸(Glutamate)、內源的阿片(Opioids)。

多巴胺是快乐因子,它产生的效果就跟恋爱一样快乐。多巴胺同时还是“瘾君子,酒精能增加多巴胺浓度,时间长了就相当于天天跟酒精谈恋爱了。五羟色胺是动力因子,与抑郁相关,少了它便动机缺乏、沉默寡言。酒精增加脑内五羟色胺浓度,所以喝了酒有的人会变得“思维奔逸、滔滔不绝”。至于阿片,它是天然的止痛剂,专治各种痛。酒精能增加内源阿片的释放,缓解压力和疼痛。

虽是“快乐水”,但是酒精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五羟色胺和阿片后,相关的受体容易出现耐受,这意味着你需要喝更多的酒才可以达到原来的睡眠效果及状态。长此以往,最开始喝酒助眠的你一不小心就掉入了嗜酒的黑洞。


真相三:喝酒会打鼾,增加睡眠窒息


饮酒之后,酒精对人的大脑神经有一定抑制的作用,会降低上呼吸道扩张肌的活动,使喉咙、舌头脂肪松弛,并会阻塞呼吸道,同时,酒精还会刺激人的喉壁粘膜,导致喉咙异常充血和肿胀,气道狭窄,阻止气流通过喉咙的气道,从而不能很好的呼吸。在震动喉咙的软组织会发出打鼾声,影响人们在睡眠中的呼吸,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生活中常常能发现饮酒后睡着便鼾声大作的人,但是由于缺氧,他们的睡眠质量其实并不好。

长期打鼾会导致身体里面的生长激素的下降,进而影响自身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打呼噜还会导致人们不能更好的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第二天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影响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状态。

5abc37132f0a0.jpg

如何科学睡个美觉

 

1. 设定一个能坚持住的时间表:每天同一时间睡觉,每天早上尽可能同一时间醒来。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能帮助你更有精力。

2. 避免午后的刺激物:咖啡因的半衰期很长,也就是至少要6个小时以上才能够从身体中清除,所以不要在下午半天喝咖啡或者奶茶。

3. 保持每天至少2030分钟的运动:研究表明,在早上或者下午运动可以增强夜间的睡眠质量。但是不要在睡前进行剧烈的运动,因为这会升高体温并激活肌肉,使短时间内更加难以入睡。

4. 营造睡觉的氛围:为了给自己的身体内部的生物钟来准备入睡,每天晚上睡前一小时把灯光调暗,营造出睡觉的氛围。

5. 睡觉前一小时不看屏幕:较暗的灯光可以帮助身体生成褪黑激素来促进睡眠,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则会使褪黑激素的含量降低。长此以往,被手机和平板电脑扰乱的睡眠时间就会损伤记忆,并增加抑郁、肥胖的风险。

6. 最重要的,不要对此事看得太重:反复担心自己的睡眠质量,睡不着时常频繁看时钟或手机的时间,深呼吸放松并相信自己能够慢慢睡着。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