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你了解多少呢?
有人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世界,是「停不下来的跳楼机」。他们上一秒情绪高涨,下一秒就有可能陷入了抑郁情绪。
这种不可控的情绪变化让他们痛苦不已。
01
我情绪不稳定,容易emo,一点儿小事就能惹到我,但过一会儿又开心了,我是不是得了双相情感障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国伟医生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吴医生说:“情绪波动不一定就是双相障碍”。
我们每个人在遇到各种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时都会出现情绪波动,但正常情况下,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复情绪。然而,双相障碍的情绪波动则会“反复出现”。
吴医生介绍到,如果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一周,且明显影响了心情、生活或者工作,无法自我调整时,需要找心理科或精神科专科医生咨询。
双相障碍的诊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只有经过精神科医生全面的评估和鉴别,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02
不仅是精神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也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身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庭,并不是全部的家庭成员都患有高血压。
这也说明,如果父母患有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孩子患该病的几率相对较高,但并不是一定会患病。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周书喆医生进行了详细讲解,戳下方视频来get真相吧 ↓ 现在明白了吧?遗传虽然是引起双相障碍的因素之一,但是一个人患双相障碍,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往往是个人经历、家庭环境、心理、遗传、生物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就算遗传因素无法避免,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后天因素来降低后代罹患疾病的风险。
03
带家人去医院看病,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再次去医院,结果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作为家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双相发展成了精分?
针对这位家属的问题,北京回龙观医院的闫少校主任给带来详细的解答~闫主任介绍到,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表现不同的精神疾病,双相障碍也不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但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有可能会出现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的情绪低落,也可能出现躁狂发作时的情绪亢奋,这些情绪的变化持续时间比较短,并不符合双相的诊断标准。
04
你去医院看病时,拿着医生给开出的各种检查单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
“这医生怎么回事啊,为什么给我开这么多检查?”
这些检查真的有必要做吗?
答案是肯定的。
有些躯体疾病(像帕金森病、脑卒中、甲亢等)有可能会引起抑郁或躁狂发作,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排除这些躯体疾病的因素,才利于双相障碍的诊断。
双相障碍共病的情况比较常见,也需要借助这些检查结果对共病进行评估,了解它们的严重程度及对双相诊疗的潜在影响。
药物治疗过程中,也离不开实验室检查。如血药浓度的监测、肝肾功能的检查等,以便了解药物是否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总之,不论是疾病的确诊,还是确诊后的安全用药,完成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很有必要。如果你心中对这些检查单子有疑虑,建议与医生好好谈谈。
05
听到“电休克”这三字,很多患者及家属的内心是拒绝的。
会不会把人电傻?
会不会让人失忆?
与此同时,他们脑子还不自觉地呈现出恐怖的画面:患者被五花大绑在病床上,非常恐惧但又无力反抗,医生两手拿着电极慢慢靠近,随即患者浑身抽搐、口吐白沫.......
然而,临床上所使用的电休克治疗不是大家想象的这样恐怖,相反,它是精神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双相障碍而言,电休克治疗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回顾性研究显示电休克治疗对急性躁狂发作总有效率为80%。
电休克治疗对重度抑郁发作的疗效可达90%。对于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或明显自责自罪或由于拒绝进食而威胁到生命安全的重度抑郁发作患者,通常情况下可以首选电休克治疗。
参考资料:
[1] 张俊峰,朱永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06):67-70.
[2]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甘照宇. 双面人生——双相障碍解读[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8.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