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的危机干预

一、什么是抑郁?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为特征。青少年处于生命周期中的特殊生长发育阶段,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待成熟,情绪不稳定,对待外界压力的能力差,在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扰时,容易罹患抑郁症,对学业、人际关系和家庭功能都会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制定积极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二、青少年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抑郁?


研究表明,家庭不完整、毕业班以及学习成绩在后25%的青少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此外,吸烟、喝酒、有家庭暴力以及自评学习压力大的青少年也能更容易产生抑郁。


初高中毕业班的同学因面临比较重大的考试,同时有来自家庭、学业和学校的压力,学习成绩差的青少年由于长期面临学习负担重、考试不理想等情况,负面情绪逐渐积累,导致抑郁风险增高。家庭不完整或者有家暴史的青少年因长期处于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性格更易敏感偏激,容易发生抑郁的情况。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父母的控制性增加青少年抑郁情绪以及自杀意念发生的风险。青少年若产生难以抑制的愤怒,并且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适当地表达,将会造成青少年自我否定、拒绝加纳自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而有冲突和矛盾的家庭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会激发青少年的愤怒,长时间的压抑和否认容易造成青少年抑郁。 


RNFRN6.jpg


三、如何避免青少年的抑郁风险,恰当地进行危机干预呢?


青少年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特殊的成长阶段,鉴于以上抑郁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学校方面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定期对于毕业年级、家庭环境差的学生给予关怀和心理评估。父母需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爱,降低青少年抑郁发生的风险,获得爱的体验可增强青少年应对情绪问题的心理能量。此外,鼓励体育锻炼将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增强抵御风险和应对压力的心理弹性,因此,学校和社区可以为青少年创立便捷的体育锻炼环境设施和条件。


青少年心理危机是指青少年在一种严重的心理失调状态下的绝望选择,这种心理失调状态即是心理危机,会导致青少年的情绪、认知、行为产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会产生一些旁人可辨识的自杀危机征兆或者自杀求助信息。对此进行危机干预需要耐心倾听青少年的感受,和其共同探讨应对方法,指导其积极开展放松身心的活动,并充分给予认可和表扬,提高应对能力和舒适度,纠正其错误认知,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探索找到适应性的发泄和排解途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