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 改善自闭症,从干预肠道菌群开始!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也称自闭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常见和最典型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模式。

2019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数据显示,我国自闭症呈高发趋势,患病率达1%,目前患病人群已超1000万,0-14岁儿童患者或超过200万,并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诸多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新近研究表明,像许多其他疾病一样,自闭症患者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饮食和肠道菌群可能在自闭症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自闭症孩子饮食和肠道问题多

●  自闭症儿童对感官刺激异常敏感,对吃的东西极其挑剔,有报道称超过9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饮食问题;

●  自闭症儿童通常只吃五六种食物,常拒绝各种水果、蔬菜和蛋白质,偏爱零食和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类及加工食品;

  与正常的同龄人相比,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或微生物组的多样性较少;

  研究显示,饮食疗法有助于改善自闭症症状。进行饮食疗法后,患者的社交能力增加,注意力提升,沟通交流能力改善。

微生物-肠-脑轴与自闭症紧密相关

●  肠脑与大脑之间双向互通。肠道也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或“肠脑”,拥有5亿个神经细胞,40多种神经递质。全身95%的5-羟色胺以及50%的多巴胺由肠道分泌,全身90%的神经信息也是从肠道传到大脑。

●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脑肠轴”对自闭症患者的神经性行为产生影响。微生物-肠-脑轴通过免疫、神经、内分泌等途径发生双向互作,菌群通过3类信号分子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食物相关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内源性分子的代谢物(如次级胆汁酸、色氨酸代谢产物)及微生物胞壁组分(如脂多糖)。

如果您想重塑自闭症孩子的肠道健康,改善他们的行为和症状,那么深入了解自闭症与饮食和肠道的关系、知晓如何安全地干预肠道菌群非常重要。

为帮助大家了解上述内容,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上药信谊微生态联合好心情互联网医院将邀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301医院)儿科主任杨光教授做客直播间,为研究者和受自闭症困扰的家庭介绍有关菌群胶囊与多菌株益生菌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自闭症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5 月 31 日(周二)20:00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主任

杨光 教授

图片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