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心病还需心药医”?

看心理医生时,医生说需要服药,很多患者会有疑惑:“心理问题怎么还需要吃药?能有用吗?”。大家都知道“心病还需心药医”的这一说法,但患者理解的“心药”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不是药物。他们难以理解药物可以调理一个人的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做事纠结、多疑乱想、记忆减退和失眠多梦等等的心理问题,不相信药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解决这一困惑首先得让患者明白什么是“心病”,即心理或精神障碍。

所谓“心”指的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而“心病”指的是一个人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出现了不和谐或异常。首先,需要理解,所谓“心”指的不是心脏,而是大脑,因此“心理”更科学说法应该是“脑理”,只是过去科学不够发达时的一种错误理解,如果没有成百上千亿个大脑细胞,就没有我们所谓的“心理”,大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例如植物人,心脏仍在跳动,但已经没有了“喜怒哀乐”,没有了“意识情感”。因此,所谓的“心”不是一个抽象的、虚无缥缈东西,没有大脑,所谓的“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么,人的心理活动是如何通过大脑来实现的呢?研究表明,大脑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神经细胞,细胞内不断地发生着许多化学物质的合成、释放或分泌、降解及清除等一系列过程,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也是千变万化,大脑的活动可谓波澜壮阔。人的任何一个心理活动及生理上的变化都离不开这些化学物质的改变及信号传递,只是这些变化在“暗中”进行而已。因此,人的思想、情感等不是凭空产生并游离于躯体之外的东西,不是神话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综上所述,所谓“心病”实际是“脑病”,是大脑化学物质失衡和信号传递紊乱的结果,因此就不难理解很多心理或精神障碍患者,什么道理都明白,但就是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思想和行为等。说到这里,药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应该就不难理解了吧?现在研究提示,抑郁是大脑内的一种叫做“五-羟色胺”的化学物质缺乏或大脑对其利用能力差的结果,而精神病性的幻觉和妄想则与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分泌过多有关。此外,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可以提高人的警觉和注意力,而乙酰胆碱的缺乏和谷氨酸分泌过多,则可能与记忆损伤有关。当然,问题远比这复杂的多,因为除了这些中枢神经递质外,还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参与人的心理活动。

那么有人问了,为什么心理治疗也能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应该说万变不离其宗,心理治疗主要是依靠语言,语言作为一种信号刺激,是可以使大脑产生化学物质的改变的。这个不难理解,举例来说,当你和别人吵架时,你会气愤难平,这就是语言信号刺激作用的结果。心理治疗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专业方法来刺激大脑,调节心理失衡。因此,心理治疗和药物一样,都具有治疗的作用,药物是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化学物质,而心理治疗是通过信号刺激间接作用于大脑的化学物质,最终都是使得个体的大脑发生了细微的物质变化,从而带来了我们的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相比较而言,对于中、重度的心理或精神障碍,药物无疑更直接有效,心理治疗仅仅是辅助作用。而有些轻度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可能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配合度更高,治疗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总而言之,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是治疗心理或精神问题的方法,有时候,药物治疗可能更快、更好、更可靠。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