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岁还不太会说话,一查竟是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且持续终生的症状、复杂的精神障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常常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他们往往说话较晚,即使掌握了很多词汇也不能灵活运用,语言理解能力比较差,无法理解玩笑话、成语、隐喻等。他们在行为以及兴趣上十分的刻板、固执,常常给人一种不可理喻的感觉。

3岁宝宝不太会说话

一查竟是孤独症

康康从小说话就比较晚,2岁才开始会叫爸、妈。今年3岁的他也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因为康康从小是姥姥带大的,老人也常说贵人多语迟,爸爸妈妈也没有太在意,以为康康上了幼儿园多接触小朋友就慢慢会说了。

可是上了幼儿园后,幼儿园老师发现康康总是一个人玩,好像对同龄小朋友不太感兴趣,即使在老师的引导下,康康也很难融入集体。并且别的小朋友也不愿意和他玩,因为康康会突然的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虽然康康总是孤单一人,但是他看起来并不难过,好像他本就应该一个人似的。

2.jpg

除了对同龄小朋友不感兴趣,大人对于康康来说也是一个工具人。当他想要什么东西但自己够不到时,他并不会说“我要xxx”,而是直接拉着大人的手去拿。除此之外,平时大人们叫康康名字时,康康也常常没有反应,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故意不回应。平时和康康说话时,他头也不抬,很少会直视别人的眼睛。

而最让人头疼的是,康康会莫名其名的喊叫、哭闹。只要有一点点的不顺心,康康就会情绪失控,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就开始大喊大叫,极难管理,大人们常常被他闹得束手无策。

除了不开心时会失控,康康开心时同样也会失控。有时,幼儿园老师讲到康康感兴趣的东西,兴奋的康康就会突然从凳子上蹦起来,原地打转,不停的挥动着他的两个小手。

因为康康实在是太难管教,影响到了幼儿园的纪律,老师建议爸爸妈妈带康康去医院看看,到了医院,爸爸妈妈才知道,原来康康并不是单纯的说话晚,而是患有了“孤独症”。

孤独症症状复杂多样

家长要学会鉴别

大量的研究表明,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它的患病率较高,而且临床表现复杂,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表现却各不相同。

像文中的康康是说话晚,对同龄小朋友不感兴趣,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却无法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有些孤独症儿童并非对同龄儿不感兴趣,但是他表示友好的方式比较“特殊”,可能是直接去拥抱或摸第一次见面的小朋友的脸,常常吓到其他小朋友,这种不合适的社交方式也可能是孤独症的一种表现。

微信图片_20220111162901.png

孤独症的孩子就像来自星星的孩子,不太能理解人类的情感,在人类社会就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往往给他们自身的家庭及生活带来很多痛苦。所以,家长们应该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与其他小朋友有明显差异,就应该马上到医院就诊。

孤独症并没有特效药,药物治疗仅能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目前孤独症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行为训练,通过行为训练可帮助这群孩子适应日常的生活,并且年龄越小训练效果越好,预后也越好。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孩子长大慢慢就会好了,反而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