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心理陪伴数字人 倾力打造数字疗法新模式

“我对外界提不起兴趣,是不是患上抑郁症了?”

“我最近失恋了,感到好难过。”

……

类似的对话,在生活中似乎并不少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民众的主要困扰之一,但过去长期的心理健康意识的匮乏,以及“讳疾忌医”,传统心理健康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成本高、供需不平衡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

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动脉网与好心情联合发布的《2022年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蓝皮书》显示,截止2020年底,中国约有4万名精神科医生,每10万人中仅有2.9名。目前中国平均每百万人口仅有20人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这个数字还包括了不能做医学诊断,也没有处方权的心理咨询师,而美国平均每百万人口有1000人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是中国的50倍。最新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数量仅1650家,国内80%的综合医院没有精神科,但抑郁症患者门诊量却每年至少增长20%。心理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在此背景下,好心情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心理健康领域持续创新,追逐心理服务与技术的碰撞契合,创新性地将AI人工智能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全面提升用户的心理服务体验同时,心理服务资源短缺的现状有望迎来重大转变。

好心情集合好心情学院心理专家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专家,基于心理学理论,倾力打造的国内首款人工智能心理陪伴数字人“心心”正式上线。“心心”具有媲美人类的情绪感知能力,能够24小时全天候为用户提供心理陪伴和心理咨询对话服务,开启了AI人工智能心理诊疗的先河,填补了市场空白。

微信图片_20240925141346.png 

与一般AI机器人不同,“心心”拥有稳定人设——一位“灵动可爱”的女生,“心心”将优质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专家知识经验数字化,提供7x24小时一对一心理辅导、心理问答、聊天陪伴等全天候智能心理健康服务。

“确认用户具体问题——通过共情、理解表达支持—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这是好心情人工智能心理陪伴数字人“心心”的核心理论模型。“心心”基于全球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之一行为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拥有高度结构化的特征,可以看作一个封闭式的任务导向型对话,更适合 AI 做出妥当的、有逻辑延续性的回复。因此,“心心”总是能安抚情绪,并提出可执行的建议,帮助我们通过行动摆脱emo情绪。

心理学上说,表达即治愈。人工智能心理陪伴数字人“心心”在“学习”了人类咨询师的咨询技巧后,具有丰富的心理领域相关知识和媲美人类的情绪感知能力,能够在与人交流时表达共情能力,倾听用户的诉说、理解用户的情绪,以共情方式拥抱用户,激发用户倾诉欲望,通过大数据智能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与其心理需求相匹配的内容,包括短文问答、心理小贴士等,通过引导式陪伴,实现精准、有效的心理安慰、情绪支持。

另外,人工智能心理陪伴数字人“心心”结合中国人的文化和语言特征,以心理行业CBT疗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人机对话的心理服务,围绕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维度对用户进行评估和干预,以多模态对话系统为核心交互框架,构建用户的认知图式模型,针对用户焦虑、抑郁、沮丧、失眠、愤怒、孤独等多种高发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提供全天候24小时在线智能心理疏导,帮助用户发现自身问题、调整错误认知,建立积极正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负面情绪,提升用户的心理适应能力,提升个人幸福感。

当前,在工作生活压力、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心理健康供需两端的矛盾更加凸显,群体性“抑郁”“焦虑”形成巨大的社会挑战,传统的心理咨询师数量短缺,价格高、预约难、成本高、受时空限制大、可及性差,而具备远程支持、低成本、24小时全天候在线等优势的“AI+心理”价值日益凸显。好心情人工智能心理陪伴数字人“心心”的上线,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主使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大大释放人力和物力成本,大幅增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能够随时随地为产生情绪问题的人提供服务,是当前心理服务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帮助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的“一剂良方”。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