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 自在自由-----如何保持我们的情绪健康

达芬奇的不朽画作《蒙娜丽莎》神秘微笑传达巨大的情绪张力,让观者想到平和、自信、美丽、善意等美好感受。情绪是我们自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的重要成份,犹如女人的皮肤,男人的身量,直接冲击我们的感受,留下鲜明印象。那么情绪本质是什么?来自哪里又去了哪里?如何识别我们的情绪?如何保持情绪健康?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面对这个话题。

 一、认识情绪

简单地说情绪是我们的主观感受体验,是对需求的满足与否的情感反应,是外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与内在身心感觉的主观体验。心满意足了,就会高兴快乐,酒足饭饱就无忧无虑,反之就是不快乐。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类情绪的基本大类就是如此。但每一类中又有许多小的分类,不同类别之间又有许多混合和组合,具体细微到难以尽数。从性质可以分为快乐与不快乐。快乐的情绪就是喜,后面的六种可以说是不快乐的。见到朋友我们会问:今天有什么喜事呀,这么高兴?人生大喜的日子会举行仪式,隆重纪念,目的是保留永久,今后回忆起来还有喜悦的感受。人生在世,说到底就是图一乐字,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喜之后的六种情绪我们好像都不想要,不免让人生出感叹:快乐只占七分之一,何其少也。果真如此吗?

快乐当然是积极情绪,但后面的六种却不能说都是消极情绪,有一些不快乐的情绪也是积极的。这让人有点糊涂,且来细看。比如讲:忧和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虑在先,谋划在先,就能收获想要的成就,避免不想要的结果;此处忧就是积极的。杞人忧天要不得,无忧无虑只有孩子才能做到。再比如讲:悲,这是大家要尽量远离的情绪。但悲也是有价值的。慈悲为怀,是佛家的心性;悲天悯人,是作家的情怀。人世间悲痛可化为力量,见到同胞受难受苦心有所悲,激发同情心支援力,这时候悲是积极的。说到底,因为生活总是有酸甜苦辣,人生总有悲欢离合,所以人的情绪就不可能没有忧思悲恐惊。情绪终究是生活的体验,是人生滋味的反应,是世界存在状态的主观感受,由不得我们想要还是不想要。

情绪与情绪的识别觉察是一体的,没有情绪的觉察就没有情绪感受和表达。这提醒我们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留心观察他人,察言观色,就会避免人际尴尬。经常反省自思,搞明白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来自哪里,就会少一些情绪盲目。阅读文学名著,了解历史,体验更多更广的人生滋味,就能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二、情绪来自哪里

上面我们了解情绪的一些本质和特性。那么情绪在人体内是如何产生的呢?情绪器官是人的大脑,而且还与大脑分管智力的前额皮层相关。俗话常说的“心里难受”,这个“心”是中国古人所指称的大脑。当人快乐时,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叫“内啡肽”的神经激素,这种激素还会让人精力充沛。当然,在悲伤愤怒等情绪发生时,体内也会相应地出现一些激素分泌变化。我们的情绪产生和变化时,人的体内也会有相应的生理和生物变化,只是我们觉察不到不清楚而已。情绪不只是主观感受,也有体内的生物基础,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增强大脑功能,增加理智,提炼智慧会有益于情绪健康。

心理学家研究得出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代表事件,B代表认知,C代表情绪。这个过程和先后次序是:C这个情绪产生于B这个认知,而不是直接产生于A这个事件。在情绪与事件之间,有人的认知调节作用,认知是情绪的直接原因,其重要性甚至高过事件,改变认知就能改变情绪。事件往往是客观的,已经发生,就无法更改,但人们通过认知调节,能够将事件的影响引导朝向有益方向。这一理论看似简单,却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情绪的看法,也为人们处理情绪找到正确的路径。

  。举个例子:我们乘飞机,得知飞机晚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急着见家人见客户,心情当然焦虑。航空公司干啥吃的?傻等让人恼怒。(此时的认知是:晚点真糟糕!航空公司真差劲!)如果换一个想法,改变认知:打个电话通知家人朋友,让别着急;去咨询处问一问服务员:这趟航班到底是什么原因晚点?得知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控制人流密度,如是松了口气。不如乘这个时间先吃午饭。如此一来,就没有不愉快了。(此时的认知是:飞机晚点是有原因的。先安排好自己再说)。这就是认知改变对情绪的影响和作用。

  人的认知也是有规律的,为什么他有这样的想法而她没有?这就是一个知识储备和人生智慧提炼的课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见多识广人就少固执,知情达理别人就尊重你,通情达理就有人愿意与你相处。要想不被情绪困扰就要做一个明白人,做一个明智人。

三、情绪的健康和管理

当一个人以快乐的情绪为主,快乐多于不快乐时,这个人的情绪基本上就是健康的。具体说来情绪的健康包括:a、情绪反应与刺激(引起情绪的事物)是等质的,对应匹配的;b、情绪没有被压抑,得到合理的表达;c、负面的情绪发生了,能够积极应对,没有造成情绪困扰。中国传统智慧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人的情绪没有生起,心平气和,波澜不惊,此种状态就是中;情绪生起发生,与情境一致,适度合节,这就是和。这也就是中庸之道 ,符合中庸′之道情绪就是健康的。

健康的情绪既要自然而然,又要节制与管理。这听起来有点矛盾,其实是统一的。人的情绪与水一样,流动性是它的本质。水流动才会干净,有生机活力,情绪流动才会健康,情绪自然的人充满生机活力。所谓自然和流动,就是说个体的情绪发生合乎人情世理,与社会环境合拍,不虚伪,没有矫揉造作,自己舒适,他人也舒适。如果有意无意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内心有感受、想法、不快乐时听之任之,这些感受不会消失,久而久之会压抑到潜意识中,造成心理问题。

节制与管理,是情绪健康的必修课。这里面有几层含义:一是情绪与理智的统一。情绪在内心产生了,理智不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要辨别,觉察,安抚,与情绪对话,少安毋躁。内心尊重情绪感受,友善慈悲地与自己的情绪在一起。这听起来有点抽象。打个比方:你在路上开车,前面那位先生不急不慢让你着急,你有点不高兴了,怎么还不让?此时你的理智就可以上场:这是一辆新车,人家可能是新手,慢一点很正常。何必急于那几秒?过一会路开阔了,你打超车,前面先生让了,你怎样?当然心情没有受到影响。二、区分情绪与情绪的表达。产生情绪了,如果是一个人独处,高兴了可以手舞足蹈,想唱就唱:不高兴了可以朝被子打几十拳头,对着镜子发个狠。但如果是在与人相处,就要管理,不高兴可以少说话,待在一边;对别人的话反感可以沉一下脸,不予理睬;如果你骂骂咧咧,怨声载道的,人家见到就躲。说白了就是别让情绪泛滥,无节制地发泄,保持与人和气。 情绪的产生随其自主,但表达情绪要有节有度,合乎气氛。 三、修养心性,保持愉快。佛陀教导:常思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贤者说:猝然临之而不乱,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大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距离近一点,再近一点,就会利益身心,利益人生。生活中有人就是乐观,常常笑嘻嘻的,他们有何秘诀呢?这里面有力量智慧和修养。人生观价值观是根本,人生的不同时期任务和价值追求是不一样的,人生上半场要意气风发,努力奋斗实现想要的生活;人生下半场就要知天命,随遇而安。为自己想要生活而努力,不轻言放弃,终会有收获,有喜悦。但生活也会有不如意,我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情,知足常乐。愿望难尽,欲望无穷,活在当下,享受在手的。如此种种,都会有好心情。

四、避免情绪困扰

愤怒、焦虑、抑郁这三大负面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它们不仅给人感受不愉快,还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削弱人体免疫力,甚至会减少人的寿命。如何避免?这是一个复杂课题,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讲解。一般而言,觉察到自己产生了某种负面情绪时要积极应对,学会自我调节,避免沉溺在负面情绪之中。向亲近的人倾诉诉说,到自然界去散散心,听听音乐想想愉快的事,做运动改善心情,等等等等,这些积极应对策略和措施都有积极的效果。

当然,生活也会有缺憾,如果不幸而遇到心理伤害,遇到挫折而走不出来,遇到情绪困扰,那就要学会求助,向亲人,向心理工作者。就好比你登山越险,这时有一柄手杖,拄一根拐棍,就能助力,就能减轻困难,最终走出困境,到达目的地。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需要咨询,请通过好心情平台联系。

本文章由吴成元医生提供并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