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抑郁症的人,多半会有5句“口头禅”,希望你一句没有说过!

在广东汕头发生了非常令人痛心的一幕。


年仅27岁的黄某,从高楼上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究其原因不过三个字:抑郁症


据媒体报道,黄某从19岁辍学后就患上了抑郁症。整整八年,他一直受着抑郁症的折磨,反反复复,未曾痊愈。


直到最近病情加重,加之他拒绝药物治疗,才有了开头那惨烈的一幕。


图片


有数据显示,像黄某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3.5亿各个年龄段的人患有抑郁症,在我国患抑郁症的人数就超过9500万人。


可以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正在受着抑郁症的折磨,有2/3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半数以上有过自残行为。


这个调查结果,可谓触目惊心,它无时无刻不在警示我们:抑郁症,比我们想象的更近,千万别再轻视身体的每一个求救信号。


而身处这个快节奏社会的我们,常常都有委屈和心事,觉得压力大的时候,若是积攒多了,压抑久了,就有“抑郁”的可能。


所以面对抑郁症,我们唯有正视它,才能战胜它。


正所谓,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以下是那些患有轻度抑郁症的人,常挂在嘴边的7句“口头禅”。


如果你也经常说,就要引起重视,注意调整心态了。若是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治疗!


01 我很烦、我不开心、我心情不好


一个抑郁的人,很难感受到快乐。


他们会觉得事事不如意,接着会开始无法控制脾气,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淡定;会觉得生活没有乐趣可言,好像什么人什么事都在和自己作对。


而“我今天很烦,我不开心,我心情不好......”就是他们常说的口头禅。


美妆博主@深夜徐老师曾在视频里分享给自己患抑郁症时的经历。


在2015年的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变得很暴躁,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动不动就摔门而去,发出各种各样让人难以忍受的噪音。


最可怕的是,在发泄了一通坏脾气后,她又常在深夜觉得内心愧疚,会责怪自己,反省自己,然后胡思乱想,陷入更加糟糕的状态之中。


她的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一次她去公司,因为一件小事和别人撕心裂肺地大吵起来,哪怕知道所有人都在看自己撒泼的样子,也无法控制停下来。


图片


这之后,徐老师开始去上网搜集和抑郁症有关的资料,在确定自己有这个倾向时,立刻去到医院寻求帮助。


最终,她被确定为中度抑郁症。


好在,经过及时的治疗干预,现在的徐老师终于成功走出抑郁症的泥潭。


她说,在患病的那一年里,在无数次崩溃的夜晚,她都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去寻找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生活方式与目标。


徐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发现自己情绪不对,一定要及时给予关注,抑郁症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了自救的信心。


确实,身患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努力活下去,这个世界并不如想象中糟糕,大多数人都心存善意。


02 我最近总是睡不好,吃不好


知乎上有人问:“患抑郁症睡不好、吃不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网友这样回答:


“昏昏沉沉的一个多月里,每天看着凌晨两三点街道的路灯,头疼欲裂......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迷迷糊糊睡着,却在一个小时后醒来,反反复复,浑浑噩噩地等待时间度过。


最难受的,是第二天醒来,在睡不好的基础之上还有吃不好,吃什么都不香,久而久之就什么都不想吃。”


都说睡觉、吃美食是治愈心情的良药,但对患抑郁症的人来说,睡觉是一种煎熬,吃饭是一种折磨。


明明已经很困很累了,但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明明已经很饿了,却吃什么都觉得食不下咽......


如果你最近有连续好几天无法入眠,即使再饿也没有胃口吃饭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了。


首先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不要恐慌,吃饭睡觉是人生大事,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第一要义。


其次不要默默承受痛苦,而是该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找贴心的朋友、家人倾诉。


要知道,持续性的失眠、断食只会害了自己,损害健康,对身体无益。


03 不想干了,累死了


有人说,抑郁症的反义词,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患有抑郁症的人,常觉得不仅身体累,心里更累。


他们外表看和普通人没有区别,该上班上班,该生活生活,但他们的内在早已丧失活力。


他们会在周末的日子里,变得非常懒散,不愿出门、不愿社交,甚至连吃饭喝水这种事,有时候都需要下很大决心去做。


若是到了周一上班的时候,他们会开始陷入纠结,然后说:“我真的不想干了,我真的好累。”


曾看到一位有轻度抑郁症的人这样描述自己:


“当我口渴的时候,明明水杯就在身边,但一想到要起身端起它,就会突然丧失全身的力气。”


因为心里疲惫,所以什么事都不想做,也没有兴趣去做;


因为心里疲惫,美食、旅游、锻炼、电影、读书......这些新鲜丰富的事情,都会变得索然无数。


可以这样说,轻度抑郁症时所感觉的“累”,并不是体力劳动所带来的,而是一种从内心散发出的无力感。


但我想说,有时所谓的“累”,可以需要你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不要总是悲观,想到最坏的结局。别人说的一句话并不值得你反复琢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不值得你反复思考。


请放下每天和大脑、和恐惧思想做斗争的自己,当你感到心力交瘁时,不如放下一切,好好睡一觉吧。


04 都是我不好,我真是一个没用的人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经常以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这是非常危险的,结局往往会毁了自己。


正如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所言:


“当一个人沉溺于悲伤时,会觉得这个世界是空虚的;而当一个人抑郁的时候,他会感觉到自己是空虚的。”


抑郁的人,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一事无成。他们习惯用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所以总是否定自己。


如果一个人长期保持这种自怨自艾的态度,那么最后只会是失去信心,变得自卑,不论别人怎么告诉他你很棒,自己都会讨厌自己。


知乎上一个女孩的故事让我十分感慨。


从小学习不好的她,一直受到父母的指责与批评,但其实她已经很努力很认真去学了,结果总是不如人意。


每次妈妈去学校开家长会都是她最紧张、最害怕、最无助的时候,她不想听见妈妈走出来说:


“你真没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你真差劲,班上的同学哪一个不比你好;


你真让我伤心,我的钱全给你白花了。”


女孩很难受,妈妈从未看见自己的努力,她不在乎过程,只在乎结局,甚至从不考虑孩子听见那些难听话的感受。


就这样,从小不被人期望、常被贬低的女孩长大了,她自卑、敏感、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不值得被别人爱的人。


后来她没考上大学,也没找到好工作,她的生活越来越糟糕、情绪越来越差,直到彻底自闭。


如果你的身边有像女孩这样的人,亦或你有着相似的情况,一定要记住: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才是生命。


你存在的价值不需要通过别人来确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擅长或不擅长的地方。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确定,陷入别人对你的评价当中,你就越容易自我怀疑,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死胡同里。


所以平常的生活里一定要多鼓励自己,欣赏自己,你就是你自己的风景。


05 日子好难过,活着没意思


当一个人承担压力和痛苦的时候,会通过向朋友、家人倾诉,亦或者别的方式来寻找宣泄的出口。


但患抑郁症的人不同,他们不会将情绪指向别人,而是变成刀尖指向自己。


比起伤害别人,他们更多的是伤害自己,从自我怀疑到自残再到自杀。


是继续活下去,还是终结生命,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图片


在一档节目中,郑秀文曾谈到自己患抑郁症的经历。


她说:“人生有很多高高低低,我当初也经历了很严重的抑郁症,那时候我就跟自己讲,不要放弃,终有一天你可以爬起来,那后来就真的爬起来了。”


14年前的郑秀文,因2005年《长恨歌》中饰演王琦瑶,陷在角色的故事里出不来,患上了抑郁症。


这是个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郑秀文入戏太深,几乎与角色融为一体,加之拍戏时上海的天气阴冷又潮湿,更是加重了郑秀文心中的悲戚氛围。


最令她崩溃的时,因为角色需求,她需要先增肥然后一周内再减下来,压力特别大。


每天拍完戏,她都要去跑圈,然后疲惫的回来还不能吃饭,几乎每个晚上,她都会大哭一场。


好多次,她都快撑不下去了,看见脱下来的那件旗袍,都恨不得撕碎了它。


后来拍摄结束,郑秀文病了三年,不仅如此,她几乎从演艺圈里消失了。


在这三年里,郑秀文情绪低迷,起伏不定,敏感脆弱,最严重时她常常靠大吃大喝来发泄自己,很快她发福的样子被狗仔偷拍发了出来,受到群嘲。


那些被人指指点点嘲笑,被媒体大肆批评的日子,让郑秀文真的想去死。


好在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郑秀文终究是挺过来了,她开始长跑,开始走出家门去接触社会,开始学会过滤那些不好的语言,开始学会拥抱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现在的郑秀文,通过在长跑中锻炼身体与意志,开始重获新生。


她不再在意身材,不再信奉“瘦不下来就去死”,而是开始享受美食,偶尔还去菜场买菜、做饭,与大家分享心得。


她也不再对自己苛刻,她享受慵懒的日子,也享受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时刻。


看到她现在的状态,真的惊了,这哪里还有患抑郁症时的样子?


或许,真正“死过一次”的人,“复活”后就什么都不怕了。


因为比起死,他们更懂得生的意义。


写到最后:


抑郁症是病,但它就像普通的感冒发烧一样,是可以得到治疗,从而自愈的。


如果你的身边有喜欢说这5句话的人,请拉他一把,他已经在黑暗中待得够久了。


不要冷嘲热讽,不要随意伤害,不要成为压垮他们最后的一棵稻草。


而你的每一句鼓励,每一次嘘寒问暖,都可能成为他的救命良药。


如果你是喜欢说这5句话的人,请学会自救,寻找让你开心的事情,保持好心态,尽量让生活保持舒适。


最重要的是,永远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