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发现:在很多时候,同样的病吃同一种药,但治疗效果却因人而异。
就拿艾司西酞普兰这种抗抑郁药来说,有些患者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心态变得积极阳光了,脑袋也灵光了,脸上笑容也多了,而有些患者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体重还长了30多斤。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为什么会“同病同药不同效”?
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遗传、生理病理等因素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吃药不见效,可能是肠道菌群捣的鬼~
对于肠道菌群这个“隐形器官”,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吧?小编曾在《焦虑、抑郁的人越来越多,问题出在肠道菌群上》一文中重点介绍过,肠道菌群包括有益菌、条件致病菌、致病菌三大阵营,正常情况下,它们能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发挥保护肠道、提高免疫力、调控血糖、稳定情绪等作用,维护我们的健康。一旦它们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某些肠道细菌就会失去制约,开始兴风作浪,不仅对我们的健康不利,还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1年9月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 Nature 》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某些肠道细菌会把度洛西汀等药物储藏起来,这会导致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成分减少,你想,连弹药都不够,想打赢这场仗又谈何容易呢?

图源:Nature官网
肠道菌群影响药物疗效的途径不止这一条,有些肠道细菌还会直接影响药物的活性,让药物不能发挥作用。
前面讲过,一个成年人的肠道内大约有1000个菌群物种,1014个细菌,而不同种类的肠道细菌含有不同的药物代谢酶,有些代谢酶会让药物失活。比如,有一种叫做 Eggerthellalenta的厌氧大肠菌,它含有“强心糖苷还原酶”,可以降低地高辛这种药物的活性,影响药物疗效。

一是药物在某些肠道细菌的代谢下产生毒性代谢产物;
二是肠道菌群紊乱产生内毒素,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毒副反应。
很多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肥胖与肠道菌群变化有关。
研究者们对使用了利培酮这种药物后变胖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患者体内的菌群多样性下降了。另外,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这两种最常见的细菌的比值明显增加了,而这种改变与患者BIM值升高相关。
另外一项动物实验显示,使用了奥氮平变胖小老鼠的肠道菌群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厚壁菌丰度增加了,而拟杆菌丰度以及变形杆菌丰度下降。
还有一些临床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肠道菌群变化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于是研究者们认为,可以通过肠道菌群的变化趋势来预测肥胖等药物不良反应。
动图来自SOOGIF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了解下自己肠道菌群的情况呢?那就来做下宏基因组检测吧,这是一种通过对粪便中的微生物进行全基因组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以评估肠道菌群健康情况的技术。
检测内容包含肠道菌群的结构、代谢能力、相关疾病预测以及抗生素耐药性等。通过检测分析,可以了解自己的肠道菌群情况,是否出现肠道菌群代谢异常,神经递质产生能力是否正常,根据报告中的个性化饮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通过菌群移植、补充益生菌、益生元来对我们人体微生物组进行调控,改善肠道健康,从而达到人体健康的管理。


是不是感觉很nice?你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来检测哦~

参考资料:
[1] 李鑫, 赵雪, 禹顺英. 肠道菌群和抗精神病药的关系[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0, 46(11):4.
[2] 王琳, 刘林生, 丁肖梁,等. 肠道菌群对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20, 32(4):4.
[3] 王新文, 阿基业, 曹蓓,等. 肠道菌群对某些疾病及药物疗效与毒性的影响[J]. 药学进展, 2012, 36(5):9.

肠菌胶囊移植对孤独症儿童症状改善及机制研究
孤独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常见和最典型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缓解自闭症的核心症状。
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存在明显偏离正轨的肠道菌群发育特征,这些特征与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严重程度、躯体及精神共患问题相关,本中心及其他研究单位的基础及临床实验也表明,肠道菌群移植可以显著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及胃肠道症状。
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作为全军儿科中心和国家重点专科军队建设单位,正式启动“口服肠菌胶囊移植治疗儿童自闭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面向全国及军内外招募患者,欢迎前来咨询。计划招募120例4-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免费治疗。
研究获益
1、免费获得研究项目中的肠菌胶囊。
2、免费获得与研究相关的评估。
3、免费获得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及代谢组学检测。
4、研究期间可以得到专科医生的随访及指导。
入组条件
1、4-12岁,性别不限。
2、经过ADOS-2量表评估明确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
3、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抽动障碍等。
4、入组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益生菌、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
5、受试者自愿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外周血、尿液、粪便样本用于分析研究。
6、患儿能自行吞服胶囊(3号胶囊)。
联系方式
项目负责人:
杨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门诊楼二层儿科1诊室。
联系方式:
姚医生:15897576525(微信电话同号),建议扫描二维码微信咨询。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