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项链竟让她住进了医院
图片

半夜接到急诊科电话,说急诊鉴别台上有一位大吵大闹的中年妇女,需要精神科医生来支援。我跑到急诊科,看见地上坐着一位40多岁模样的中年妇女,闭着眼睛在那里哭喊,揪着心口不时唉声叹气。

原来是顾大姐,六天前不小心弄丢了一条价值3000元项链,从那以后,整个人就变了样儿,十分自责难受,大声喊叫,全身不舒服,一天要发作几次,每次发作持续一个多小时,在当地医院住了六天后,好转出院了。

十分不巧的是,就在出院回家的路上,顾大姐发现自己又丢了一个金戒指,在车上又发作了。于是家人急忙调转车头,直奔我们医院。当我看到患者时,她正双眼紧闭,捶胸顿足,说自己难受,全身不舒服。

其实顾大姐十年前也有过类似的发作,当时是因为跟丈夫大吵了一架,随即就倒地不起,胸口痛,大吵大闹,像撒泼打滚一样,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送到急诊科,刚挂上一瓶盐水,人就舒服很多,做了相关检查没有大问题,待了半天就回家了。之后没有这种大的发作,但是小的不舒服经常有。一直到六天前丢了项链,这种明显的发作又开始了。


图片

这是什么症状呢?竟让人如此痛苦。

实际上,顾大姐患的是一种叫“分离转换障碍”的病。

分离转换障碍是一种什么病?

分离转换障碍,旧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第一次生病往往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往后的发作经常是因为一些小事。这种病常开始于青年期,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分离障碍(精神障碍)和转换障碍(躯体障碍),表现形式却有几千种表现形式,非常容易误诊或漏诊。

01
分离障碍

患者意识常为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缩小,像做梦或醉酒一样,但仍有防御反射,就是你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的银行卡密码,不会透露内心的重要秘密。

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如常见的捶胸顿足,哭笑打滚,大喊大叫,表现戏剧化,可以模仿别人讲话,凭那时的表演功力可以送你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了(不要打我)。

02
转换障碍

虽然患者不能随意运动,感觉功能也有问题,但是各种检查却没有明显的异常发现。

可以表现为动作减少、增多或异常运动,如瘫痪,往往不能走路,但是在音乐的诱导下却可以跳舞或蹦跳。

发抖、抽动,不能说话,或只能用耳语或嘶哑的声音说话。有时发作像癫痫,看着很吓人,但是患者不会独自发作,发作时一定有其他人在场。不会伤害到自己,没有咬破舌头、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典型表现,却多见揪衣服、抓头发、捶胸、咬别人等动作。

感觉功能障碍主要有突然失聪、失明、感觉过敏或异常感觉,如全身过电流的感觉、蚂蚁爬的感觉等。呕吐、打嗝、过度换气等也很常见。由此可见,这类患者有时也有表演潜质。

分离转换障碍该怎么治疗?

这种病一定要尽早治疗,防止反复发作。治疗方法主要是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常常采用诱导暗示治疗,像曹操提出的“望梅止渴”就是一种很好的暗示疗法,鼓舞了士气。目前临床常用的有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情景暗示等。

那心理治疗和药物/物理治疗如何配合,治疗效果更好呢?我们来看看顾大姐的治疗过程。

首先,治疗时,要保持场地安静,医生、护士要有仪式感。在护士缓缓给药的过程中,医生用深夜电台的低沉嗓音引导顾大姐将精神集中于自身的感觉上,集中于经脉上,引出一次较明显的发作。等顾大姐发作一阵后,再给她注射一支药水,注射完后顾大姐的症状神奇的终止了,躺床上休息片刻,又像往常一样自由活动了。

除此之外,医生对患者的鼓励、安慰、解释、保证,也有一些暗示的成分。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要对患者本人进行治疗外,还需对其家人进行健康宣教,引导家人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减少以后再次发病的频率。

经过五天系统治疗,顾大姐没有发作了,接受了丢失两件首饰的事实,病情好转后出院了。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